2010年9月15日星期三

校企合作,本地高校有多大能耐?

  

校企合作,本地高校有多大能耐?
有教育界人士认为,东莞本地高校在校企合作中是有实力的,但市有关部门对这一点却认识不到位,总认为本地的姜不辣,外地姜才辣(图文无关)。何建文摄
校企合作,本地高校有多大能耐?
本地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多为东莞中小型企业服务,被认为是一条可行之路。新华社发
校企合作,本地高校有多大能耐?

  以“世界工厂”闻名的东莞,不缺企业,大大小小企业有数十万家。在这个地方,本地高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开拓产学研空间,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东莞几所本地高校毕竟办学时间不长,办学基础相对薄弱,在与外地名牌大学争夺校企合作资源的过程中,难免有些吃力。

  那么,在用实力说话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东莞高校该如何破局,在校企合作中分得一杯羹?它们面临着哪些急需解决的难题?

  激励体制有待完善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管理系主任罗余才说:“(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企业有这个需求,我们也想跟它们合作,但双方要走到一起,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他说,经过多年的成长和发展,东莞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与高校合作的重要性,东莞本地的几所高校也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办学能力,但校企双方似乎缺一座桥来沟通。

  罗余才所说的“桥”,并非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中介,而是体制上的引导。

  从高校自身来看,有实力的教师都希望拿到政府课题,即所谓的“纵向课题”,对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并不太感冒。原因很简单,做好一个“纵向课题”,在评职称时很有帮助,做好一个“横向课题”,在现行体制下,却很难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同时,高校教师与企业合作,也并非外界所想象的那样有很高的收入。

  实际上,很多时候,不少高校教师情愿待在家里写论文,也不愿接企业的“闲事”。

  城市学院机电系主任黄健求说,一些大学教师每个学期要教6—10门课,比小学教师还忙。繁重的教学工作,让他们很难分身再想校企合作的事情。要想让他们重视将高校的研究成果推向企业这件事,要想引导教师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就需要更好的激励机制。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它们愿意花钱购买高校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不太愿意接受高校学生和教师到企业去实习、做研究,担心学生添乱,担心教师知道太多的企业机密。在这个方面,有关部门也应该制订一个对企业的激励机制,让它们更愿意与高校走在一起。

  罗余才说:“校企合作能走多远,关键要看体制有多完善。如果‘指挥棒’出了问题,一切都成了空谈。”

  东莞理工学院科研处处长刘治猛说,该校经过这几年的实践,认为完善省部(院)产学研合作机制,最重要的是抓好以下方面:

  首先,鼓励高校制定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激励措施。高校要把推动产学研结合纳入学校科技工作重点,制订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措施,积极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高校制定激励措施,对校企合作项目予以应有的重视和同等待遇,对与广东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高校科技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省部合作专项资金项目的管理和服务。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作用,带动银行、保险、风险投资等社会资本加大对产学研结合项目的投入。完善产学研结合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创造性,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

  立足本土服务中小企业

  虽然激励体制还不完善,但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东莞几所高校不可能视而不见。近几年,在与企业的接触中,学校的一些骨干开始有意识地寻求与企业间的合作。

  黄健求说:“我们是一所地方性院校,不可能跟清华、北大去竞争。只有根据自身特点,多为东莞中小型企业服务,这才是出路。”

  他认为,从办学历史和发展现状来看,东莞的几所高校都在成长阶段,综合实力相对薄弱,要想争取到与较大企业的合作机会还有一定难度。最可行的思路是,立足本土中小型企业,争取更多的校企合作机会。

  比如,东莞有很多印刷企业,大大小小的印刷企业上千家,每年的产值巨大。光靠北京印刷学院等知名院校,满足不了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而且,名校学生也不大愿意到基层中小企业工作。好不容易来一两个,没过两年又走了。因此,一些印刷企业希望东莞本地大学可以办印刷专业。

  那么,大学办个印刷专业,需要什么条件呢?如果单靠东莞一所学校自办一个印刷专业,设备投资少则800万到1000万元,这对地方学校来讲是一笔巨额费用。所以,当时城市学院想到与企业合办印刷专业,利用企业的设施设备作为学生的实验平台,这对企业和学校而言都是双赢的。

  对此,城市学院制订了“2+1”和“3+1”教学模式,即专科或本科生,前几年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最后一年到企业去实习。

  实践证明,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比一般办学模式下的学生更有竞争力,因为前者拥有生产实践经验,企业更欢迎他们去工作。该专业第一届有23个学生,在实习阶段就被某印刷公司全部接纳。

  黄健求说:“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而不是技术攻关方面。”

  本地高校看上了中小企业,可中小企业是否敢于结这个亲呢?事实上,不少中小企业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战略局限性,对与高校合作的意义认识较弱,需要相关部门予以引导。

  一般来说,理工科专业搞产学研合作相对容易,社会科学专业相对困难。在东莞,情况也是如此。罗余才说,东莞企业对理工科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了,对社会科学的关注还有待提高。最近几年,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管理系也曾与一些中小型企业合作,希望与企业开展创建品牌、完善内部管理程序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但企业需要的常常只是培训之类的短期服务。

  罗余才认为,这说明不少中小企业老板的目光还不够远,他们觉得既然与高校进行生产技术方面的合作可以很快收到成效,那么,与高校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也应该很快收到成效。“恨不得我们今天提个建议,明天就要收到成效,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但确实普遍存在”。

  罗余才说:“这(社科专业产学研合作方面)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联合强手走出去

  除了在东莞找机会,与当地企业合作外,本地高校有没有在外地一展身手的机会呢?刘治猛对此持肯定态度。

  他说,在一些优势学科方面,东莞高校可以大胆地尝试走出去战略。

  他说,东莞理工学院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此基础上,该校通过联合中科院等研究机构,已逐步走出东莞,与周边省市的政府部门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008年以来,该校共派出科技特派员12名,为珠三角其他城市的企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工商管理学院的教师参与了美的集团的科研项目,电子工程学院部分教师参与了隆昌机器人玩具的开发和制作。

  该校还先后建立了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东莞市知识产权促进中心,以及东莞市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东莞市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东莞市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和东莞市网络安全重点实验室等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清洁生产中心不仅服务东莞,其生意还做到了广西、香港等地,服务的企业包括德资、日资、台资港资等。

  去年10月,在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活动中,东莞理工学院校长杨晓西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贻芳签署了《东莞理工学院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进入实施阶段。高能物理所将为东莞理工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中子探测技术等方面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在东莞理工科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实验室建设、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方面开展合作。东莞理工学院将鼓励高能物理所的优秀青年研究人员、博士后、博士前来兼职开展研究工作,为CSNS项目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创造条件,共同建设“东莞理工—中科院高能所中子探测技术平台”,合作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联合申报和承担科研课题,促进科技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关系的更紧密联系,为东莞市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刘治猛说:“我们能与中科院下设机构签合作协议,表明我们在高端技术研究方面并非无路可走,关键是要找对方向。”

  东莞理工学院通过与高端研究机构的强强联手,在产学研和校企合作中有了更重的砝码。

  刘治猛说,东莞本土高校在校企合作中是有实力的,但市有关部门对这一点却认识不到位,总认为本地的姜不辣,外地姜才辣。“也许是我们宣传不到位”。

  他希望东莞市能在财政支持和政府扶持两方面给予本土高校更多支持,让高校校企合作中走得更远。

  南方日报记者向绪安

  ■校园之星

  全能小子:要对自己守时

  钢琴、萨克斯、爵士鼓、电脑动画制作、乒乓球、篮球,他样样会玩。他不光是玩,他还能拿到省市级奖项。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发展上述兴趣爱好的同时,他能将学习成绩保持在年级前10名。

  在光明中学,提起李瀚平,不少教师会说:“这个孩子不得了,不知道他怎么抽出时间来学习的。”

  12岁的李瀚平今年读初一,虽然年纪小,但他课余爱好广泛。只要是感兴趣的事情,他都要学一学。

  李瀚平说:“也许,在老师的印象中,我不怎么守时,属于迟到早退型。”

  其实,他每天都会有针对性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比如,早上上学乘车时间较长,他会拿一本课外书阅读。几年下来,已读了不少,仅《三国演义》就看了几个版本。在晚自习时,他会有意识地用一半的时间完成作业,再用另一半时间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或是和同学打打篮球、乒乓球。回到家后,他还会玩玩游戏,但时间卡得很死。他用手机设置了闹钟,一般玩半个小时,就开始练钢琴。

  他说:“我觉得时间完全是够的,关键看你怎么去安排。”

  李瀚平说,只要有自控能力,对自己守时,做事不拖拉,在学习之余完全可以发展一些兴趣爱好。他不把兴趣爱好当作特长,不抱着目的去学习。他弹钢琴就是因为喜欢,所以学起来也没什么压力。虽然授课老师说他的钢琴水平已经达到了9级,但他并不急着去考级。

  被称为“全能小子”的李瀚平,近年来收获颇丰,不仅考入了光明中学公办班,还在全国、省、市的钢琴、作文等比赛中屡屡获奖。

  南方日报记者向绪安

  开学半月不少学生没教材

  虎门新联社区新英豪小学疑存在私自扩大招生规模问题

  南方日报讯(记者/方镇彬实习生/胡乐)新学期开学已过半月,学生本来早该全身心投入学习了,但位于虎门镇新联社区的新英豪小学,还有部分学生没拿到教材。

  不仅如此,该校校长信誓旦旦地说,该校一年级只有11个班,但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该校一年级共有16个班。根据有关规定,如果民办学校私自扩大招生规模,没有向上级教育部门申报,上级教育部门有权进行监管和处罚。

  一年级到底多少个班

  近日,李先生向本报报料:其孩子今年入读虎门新联社区新英豪小学一年级,9月1日开学,至今都没有拿到课本。当李先生向学校了解情况时,得到的消息令他震惊:该校一年级约有一半学生都没有发课本。

  昨日下午,该校一年级某学生告诉记者:“我没有语文书和数学书,老师没有给我们发,要我跟同桌一起用。”

  该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也承认,有部分学生至今还未领到教材。至于教材何时能全部发放给学生,该班主任称:“我不清楚情况,这要问学校领导。”

  新英豪小学校长助理彭先生说,该校今年9月一年级计划招收8个班学生,每个班四五十人。由于前来报名的学生太多,学校扩大招生规模,一年级现有11个班,超出原计划3个班,导致新增的150多名学生没有领到教材。“学校已经从各个渠道获取教材,争取尽早发放到位”。

  他说,开学的时候,学校拒绝接纳计划外学生,当时订的教材不够用。但有些家长说订购教材可以等,但孩子上学不能等。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便扩大了招生规模,让一部分学生先上学,后拿教材。

  究竟有多少学生没拿到教材?记者走访发现,该校共有16间教室门口挂着“一(某)班”门牌,这与校方所说的一年级共有11个班的信息不符。

  记者从一位教师处得到证实,该校一年级共有16个班。记者看到,一(16)班共有学生48名。

  该学校已追订了200多套教材,对于这多出的50多套教材,校长助理彭先生解释称,这是学校教师用书。

  民校为何普遍缺教材

  对于迟迟拿不到教材,有家长感到着急,说:“孩子开学半个月了,却没有教材,他们上课、做作业怎么办?肯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对这种担忧,彭先生说,一年级学生现在学的都是字母发音、识字和算术等简单内容,没有教材对他们学习影响不大。

  该校许校长则对记者说,学校已安排学生共用教材,家庭作业由老师抄在黑板上,让学生抄回去做。

  许校长还说,昨日下午已经从周边小学紧急调运了几十套教材,在本月20日前,会将所缺教材全部下发到学生手中。

  有教育界人士透露,今年虎门民办学校普遍缺乏教材。由于部分“麻雀学校”合并,走联合办学之路,一部分新莞人子女进不了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分流了部分生源。一些民办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后,教材的缺口一时无法填补,需要重新订购,导致部分学生没有教材可用。

  虎门镇宣教办负责人说,教材缺乏,还有一个原因,即虎门各小学的实际招生人数,多于向市教育局备案的数量,导致一些小学一年级新生无课本可用。

  至于新英豪学校许校长声称该校一年级共有11个班,实际上却有16个班的问题,虎门镇宣教办负责人说,这属于东莞市教育局的职能。“如果民办学校私自扩大招生规模,没有向上级教育部门申报,上级教育部门有权进行监管和处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