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0日星期日

中日贸易“安渡”震灾

  《瞭望》文章:中日贸易“安渡”震灾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近日,本刊记者从北京、上海、辽宁、山东、浙江、福建、湖北等地采访了解到,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了农产品出口不畅、企业零配件供应紧张等情况。外贸分析人士认为,日本地震对中日贸易的影响有所显现,影响将在两三个月后进一步明朗,但中长期影响有限。

  近年来,日本仍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但日本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贡献不断缩小。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对日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8%左右,中国进口总额的13%来自日本。研究人士据此认为,此次日本地震对中日贸易整体规模的影响有限。

  在日本震后,中国对日贸易的主要行业有不同的感受。

  农产品作为我国重要的对日出口产品,主要出口企业也反映,近期可能出现运输方面的困难,不过日本商家的自救能力非常强,因此中长期影响不大。在对日贸易顺差最大的纺织品行业,影响也较为有限。江苏东渡集团2010年针织类服装出口排国内同行业第二,日本地震发生后,集团与日本的前10大客户都取得了联系,除了一个客户要求订单推迟一周交货外,其他客户均未受到影响。

  部分外贸人士分析,尽管近期我国对日出口总体较为平稳,但三方面问题仍需要重视。

  一是日本国内仍面临余震和核辐射的巨大恐慌,居民生存、就业和收入环境的恶化,短期内消费意愿将会大幅降低;二是由于信息和通讯不畅,很多损失尚需作进一步评估;三是日本道路、港口等设施受损以及电力、燃料不足,加上目前港口、机场、高速公路救灾任务繁重,中国出口商品在日的运销面临诸多困难。

  此外,中日贸易结构呈现的特点是,日本从中国进口大量能源和资源,向中国出口高技术含量的芯片、汽车零部件等机电产品。因此会给我国汽车、电子等产业带来一定影响。但由于本土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进口零部件种类正逐年减少,即使暂时短缺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从中长期看,日本灾后重建将促进中日双方在外贸上的合作,有力地支持日本灾后重建的同时,也将会扩大中国相关企业的对日出口。

  首先,在农产品和食品领域,综合日本渔业遭受重大打击、灾后食品严重短缺、民众担忧本国食品遭受核辐射、日本东北部农田因海啸盐碱化等因素,将刺激日本对我国蔬菜、水果、海产品、罐头等的需求。

  其次,日本在今后重建过程中,需要大量初级制造产品和机械设备,这将带动我国钢材、建材、工程机械、家电出口日本。日本政府也可能会反思其能源战略,转而大量使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从而加大对中国相关下游产品的进口。

  其三,此次地震后,可能促使一些日本企业在投资方向上进行重新布局,将部分产业向海外转移。而高盛集团的分析报告认为,今后日本电子产业有可能会加速向中国转移。

  业内人士建议:地方政府和外经贸部门应密切关注企业对日外贸情况,了解其受日本地震的影响程度,帮助一些受到较大影响的企业渡过难关。跟踪日本灾后各种需求状况,适时扩大对日出口,同时强化出口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以确保中国商品在日本市场的声誉。□

(编辑:SN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