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复旦
“不要老讲我们取得的成绩,一定要讲我们还存在的问题;文字要踏实,不要用形容词,那种花里胡哨的话我说不出口……”
——谈对发言稿素材的要求
“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在车上既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同志们交谈,倾听各种议论。从校内事到天下事,都可以成为车内的话题,其中有发牢骚的,但也不乏具有独到见解的。”
——谈放弃专车跟同事一起挤校车
东方网3月21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一所学校,真正的精神传承,不仅仅是在一些文章上,还在于这所学校先贤们用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故事,生动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千千万万的学生和我们现在的干部。”19日是复旦大学老校长、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教育家谢希德90周年诞辰,复旦大学现任校长杨玉良教授昨日谈起已故11年的老校长谢希德,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昨天,复旦大学举行一系列活动,纪念这位新中国历史上的首位大学女校长。
学者谢希德
谢希德1921年生于福建泉州,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谢希德一生饱经磨难,17岁时患了股关节结核,因为当时没有抗菌素,只能绑石膏,让病菌坏死,她便在床榻上躺了整整4年。然而谢希德并未浪费一点时间,她在病床上背字典学英文,为日后打下了坚实的英语基础。母亲对谢希德的病情忧心忡忡,因为心疼她的身体,总劝她少看书多休息,但她总是乐观地对母亲说:“读书是我最大的兴趣。读书可以使我忘掉病痛,使我的生活充实。读书是治我疾病的良方。”
尽管最终病愈康复,但谢希德还是落下了终身残疾,右腿无法弯曲。身残志坚的她更是发愤读书,最终在父亲、物理学家谢玉铭的影响下,考取了厦门大学物理系。学业出色的她还获得了去国外深造的机会。
1947年,谢希德前往美国史密斯学院留学,并成功获得硕士学位。1949年新中国成立,远在美国的谢希德无比激动,并下定决心,学有所成后立即归国工作。不过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中,这样的决定意味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据谢希德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迅教授回忆,1951年谢希德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即积极谋划回国。当时美国政府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工作,并设置了种种障碍和困难。
为了能够回到故乡,谢希德不得不以去英国结婚的名义,从英伦偷偷转道回到中国。历经千辛万苦回到故乡,等待谢希德的却并非鲜花和赞誉,而是冰冷的怀疑和不解。据王迅教授回忆,刚刚回到国内的谢希德甚至曾被人误会是美国派来的间谍。
回国后,谢希德很快被分配到复旦大学物理系任教,短短5年里,她在复旦一共开设了固体物理、量子力学等8门课程,在培养学生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据昔日同事和学生回忆,谢希德深得学生尊敬,她治学严谨,每学期都开一门新课。即使是怀孕待产期,也在家中写教案给同事去讲授。
本来能在美国享受优越生活的谢希德一生清贫,但却无怨无悔地钻研学术、传道解惑,并最终为我国固体物理理论研究,尤其是半导体物理和表面物理的科研,从基础奠定直到前沿性的开拓,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此,杨玉良评价称:“今天我们缅怀谢校长有着特殊的意义,而且我觉得是及时的。如果导师本身在学术上不严谨,导师对学生的论文批改等等各方面不认真,学生发表论文,导师只知道在上面挂个名的话,这导致的危险后果是无法想像的。”
校长谢希德
因为工作表现突出,1978年,谢希德被选为上海复旦大学副校长,1983年晋升为校长,在复旦大学领导岗位上辛劳工作达10年之久。
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的首位大学女校长,谢希德率先在国内打破综合大学只有文科、理科的前苏联模式,根据复旦大学的条件增设了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等5个学院。此外,她履职期间,大力提倡师生的创造性和科研工作,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大举提升了复旦大学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学校声誉。
尽管在校长职务上贡献卓越,但在复旦现任校长杨玉良的记忆中,谢希德始终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学者姿态,“身上没有一点官气”。在谢希德担任复旦校长后,学校给她安排了专车,接送其上下班。但是,这位腿脚本就不方便的老人,却坚持每天和同事们一起挤校车。身边的人都为这事开谢希德玩笑,说她有福不享。但谢希德却说,自己坐校车上班是为了更好地倾听老师们对学校工作的看法。谢希德说:“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在车上既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同志们交谈,倾听各种议论。从校内事到天下事,都可以成为车内的话题,其中有发牢骚的,但也不乏具有独到见解的。”
就是基于这样亲力亲为的态度,谢希德担任校长期间,深得老师学生的喜爱。当年不少复旦学生喜欢听谢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简短朴实但信息量很大。跟随谢希德校长做了10多年文字工作的王增藩,至今还记得谢校长对发言稿素材的要求:“不要老讲我们取得的成绩,一定要讲我们还存在的问题;文字要踏实,不要用形容词,那种花里胡哨的话我说不出口……”
王增藩回忆道,谢希德对身边人说得最多的,就是:“我这个人知足常乐,我想,能够活到60岁我就非常满足了。超过60岁的每分每秒我都会用来为我们的教育科研事业、为我们的人民、为我们的社会做有益的工作。”
谢希德在担任校长期间,为了深入基层,她有时甚至把校长办公会放在院系开,或者在院系召开现场办公会,帮助解决院系发展中的实际困难。
最后的谢希德
2000年3月4日晚,谢希德因乳腺癌复发和转移,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9岁。此时,人们才知道,这个乐观积极的老人已经和癌症抗争了34年。
谢希德住院期间仍然坚持工作。她每天收发很多电子邮件,处理大量事情。直到去世前一个月,因突发急性心衰和呼吸衰竭,抢救之后,再也无法站起,才不得不停止工作。
王迅院士回忆说:“老师躺在床上不能起来,而且也不能说话,在那个时候她还牵挂一件事情,就是她一生没有多少财富,但是她有一个科学进步奖的奖金,10万港元,在11年前还是非常大的一笔钱,她念念不忘这些奖金该用来做什么,让我到医院里,后来我知道她要把这笔钱送给我们实验室,这个钱在当时国家重点实验室里面,相当于争取到一个重大项目的钱,我们商量之后,觉得我们绝对不愿意再接受她的赠送。后来我们就把这个钱交给她的孙女,让她永远学习奶奶的品格、继承奶奶的遗志。她去世后,我把她的遗体送到了上海,一直到她走的时候,什么也没有留下,但是她确确实实留下了很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这是需要我们复旦大学的师生们永远铭记的。”
谢希德生前的最后一个决定,是将自己的遗体捐赠给医院。1995年谢希德的丈夫、生物学家曹天钦的遗体也是捐赠给医学事业的。谢希德留下丈夫的一缕头发,葬在龙华烈士陵园,每年都去祭奠。1952年,谢希德挽着丈夫的手,一同从英国返回百废待兴的祖国,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后,2000年他们相继离开这个世界。回忆起这段可贵的人生岁月,复旦大学物理系分党委书记蒋最敏教授用“大爱”形容谢希德所留下的能激励一代代复旦人的精神。
“我觉得是爱,对祖国的爱、对党的爱、对科学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对生活的爱。”蒋最敏说。
谢希德简历
谢希德(1921.3.19-2000.3.4)
福建泉州人,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学系。后留学美国,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78年9月,担任复旦大学副校长,1983年2月任复旦大学校长,1988年起任复旦大学顾问。执掌校政期间,深化教育改革。她率先在国内打破综合大学只有文科、理科的前苏联模式,根据学校的条件增设了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等5个学院,加速各类人才的培养;她深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采用破格提升的方法,鼓励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她推行导师制,大力提倡师生的创造性和科研工作,并鼓励学科间交叉。正是在谢老的努力下,复旦从十年动乱的劫后创伤中重新奋起,在学科建设、师资培养、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从而站到了国内高校的前列。
同时,谢老率先带领复旦大学走出国门,广泛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在上世纪70年代末,谢老就打消各种疑虑,积极鼓励教师出国进修。她约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走进来,介绍新的知识和信息,开阔教师的眼界。1985年她说服美国国会拨款在复旦大学成立美国研究中心,并在校园里接待了来访的美国总统里根等外国领导人。正是谢老的卓识远见与国际视野,极大地提升了复旦大学的国际知名度。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谢老担任校长期间,始终秉承开放民主、求真务实的态度与胸怀。为了深入基层,她有时甚至把校长办公会放在院系开,或者在院系召开现场办公会,帮助解决院系发展中的实际困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