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7日星期四

“谣盐”风波给我们上了堂社会管理课

  ■张颐武: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邱鹭风:著名民法专家、南京大学教授

  ■田伯平:江苏省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乔新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教授

  我们越来越爱“怀疑”了

  现代快报:这次的“谣盐”之所以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在全国广泛传播,最主要是基于人们的什么心理?暴露了在灾难的威胁面前,我们的哪些问题?

  张颐武:从直接原因上看,仍然是从众心理。不明白的人,把明白的人带过去了,于是明白的人也“从众”了,因为怕不明白的人把盐给买光了,干脆也跟着“备两包”。一旦“备两包”的人多了,对市场的影响就超乎想象了。类似这样的从众心理,也不全是中国独有的,例如美国最近在炒作碘片,价格也出现飞涨,说明这种恐慌心理在重大事件面前往往各国都有。特别是关系具体生存问题的,老百姓的反应都极其敏感,抢购风以中老年人居多,经历过了物质匮乏期,留下的心理冲击印迹很深。也有一些年轻人,害怕真的没有卖了,我岂不就被动了。从这一点上来说,咱们这食盐抢得又有点离谱了。

  邱鹭风:很多人抢购的原因,还是由于对信息的不完全了解。例如我自己昨天就想着是不是要去买一点生鲜的海鱼、海虾,免得今后买得不放心。那么,到底这种污染的可能性有多大,目前听到的信息并不够确定。大多数的判断仍然是来自大气方面的监测,对海洋方面的监测相对要少。

  田伯平:很显然,人们的“不信任感”加强了。常常是谁说的都不信,越来越爱“怀疑”了。这与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在部分领域粗放式的管理方式有关,处理和应对问题总喜欢“一刀切”,一个政策执行到底,但在执行中,变动性有常常太大。一旦遇到了公共突发事件,加上谣言四起,就很容易扩大这种不信任感。

  辩证看待网络传播效应

  现代快报:我们发现,在谣言的传播中,网络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这次关于食盐防辐射,经过网络论坛、微博等渠道,传播效应几乎是呈几何效应在增加。应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乔新生:在学术界有种错误观点,如果放任自流,谣言会自动过滤,会自我清洁。我的结论是:绝对不会。有句话叫“劣币驱逐良币”,互联网时代,信息也存在这种特点,耸人听闻的消息往往特别容易被关注,澄清这些传闻的信息反而容易被人们忽略。因为目前我们的互联网络管理仍存在缺陷,我们只存在市场准入管理,而没有做到信息的管理,信息管理的责任人是谁?是互联网络的提供者、运营商,而目前我们并没有加重他们的责任,更没有进行立法管理。建议制订互联网络管理法明确责任。

  目前我们有三个法来管这个事:侵权责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还有一个刑法,但往往造谣者被追究刑事责任了,却“忘记”了提供谣言传播渠道的互联网络提供者。

  田伯平:网络也是社会管理一个重要渠道。确实有些人把网络当成一个宣泄的地方,这并非不可以,但有个度的问题,不能不负责任的乱说一气。一方面,为了防止网络出负面作用,需要加强管理。另一方面,也不能管得太死,既要让人家能够讲话,又要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允许大家讲话,又要让人家知道你所说的可能会引起的后果,以及可能要承担的责任。

  张颐武:微博是谣言的传播平台,也是辟谣的平台。其实从博友转发的内容看,有不少都是嘲笑性质的,可能很多人在关心和转发相关的微博,却未必都去超市排队买盐了。相比之下,短信这个平台应该更受到重视,它的传播效应在不上网的人群里更加重要。

  缓解“谣盐”,社会管理如何破题

  现代快报:这次的谣言发生后,从上到下各级政府部门在第一时间积极应对,承诺有“盐”,并在第一时间积极调配,保障市场供应,对谣言的消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再次凸显出“社会管理”是一门大学问。在谣言面前,我们的公众、政府、企业、专家、媒体(包括网络等新媒体),各自应该怎么做?

  田伯平:社会管理首先应树立一个“权威”,也就是给公众以“信心”,让大家都能够相信它,行动上有所规范和依据。这一“权威”,不一定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制度,乃至是一种规则,要让大家都能认可。

  一个社会的有效管理,最好能形成一个法律的预期,比如,大家都靠右走,这个没问题,形成一个习惯以后就不需要再多做约束,但是公共政策如果不断变化,使得百姓的预期也得经常随之调整,那么公众的不信任感就会增加,“权威”就会逐渐缺失。就像这次的谣言,之所以大家都去抢购食盐,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合理的、大家都认可的规则,能抢的都去抢,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社会规则的养成、社会管理的完善,要比发展经济难度大得多。遇到了问题,如何风雨同舟,合力应对,值得社会各个层面去思考。

  对公众而言,应该更多意识到公民的责任和公民的义务概念。我们都不是一个自然人,而是一个社会人,要使得自己的行为与他人协调,服从社会管理、遵守社会规则,尊重社会的管理。

  以这次事件为例,如果每人都是一袋盐、两袋盐,可能小事情会引发社会动荡,这就是所谓的蝴蝶现象,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成本,对每个人来讲都是个损失,少数商人得利,整个社会是个负效益。

  邱鹭风:美国人抢购碘片,美国政府及时出来澄清,不能过度补充碘元素。那么这次大家抢购食用盐,基于不了解海水到底是否会受到污染,因为目前公布的大多数是大气的监测。所以,不妨完善现行的核污染监测体系,让大家都能了解到更加全面的信息。

  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其实我们现在吃的很多都是井盐,而不是海盐,那么政府部门此前就应该主动发布信息,明确告知不同盐品的种类,甚至包括现在我们是否增加了井盐的生产比例,降低了海盐的比例等,这样一来,对于似懂非懂的公众而言,猜测反而减少了。

  与此同时,在准备工作上,应该作最坏的打算,最坏的打算也往往是最充足的打算,为百姓消除后顾之忧,这是政府不可推卸的义务。

  关于专家,凡是面对公众作解说的,好的要说,坏的也要说。同时要请多学科的专家来解说,告知公众多方面的监控和防护措施,这有什么不好呢?

  张颐武:大家为什么会抢购?这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社会管理和社会应急防范应该更加有效,不应该全部从制度上加以约束。例如,世界各国的民众在公共事件面前都有从众心理,这也是人的基本特性之一,所以在制度约束的同时,还应该从引导上多做工作,消除公众的顾虑。很简单,抢盐风看似厉害,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第二天早上超市货架一满,再把相关的常识解释清楚,很快风波就平息了。

  “谣盐”过后我们能留下点什么

  现代快报:经历过了非典,我们学习了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经验,那么这次日本核泄漏事件过后,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会点东西,留下点什么?

  田伯平:社会建设是经济发展后迫切要面临的问题。不光是走上现代化就行了,社会建设要同步,同时应该进行相应的完善,经济社会生态共同健康发展。当然,要具体到切实解决一些民生问题,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其次,是要建立公共信息渠道。例如动用各种有效渠道公布信息、传播权威的声音,例如手机短信、电视台、电台、网络、街头电子显示屏等。遗憾的是,现在一些政府公共部门的网站,通常都变成了一个宣传网站,更强调宣传功能、教育功能,忽视了信息传递和传播功能。而其他的手段,往往下级部门要等上级部门的指示,如果没有指示,往往多做了一步,反而会引来一顿责骂:“谁让你多事的。”

  第三,社会管理应该是日常的、常态的,这样的危机出现了,顶上去的应该是常态的预防,而不是全社会紧急动员,这样成本巨大,最终仍需要全体百姓来承担。

  乔新生:政府部门也好,专家也好,在公共事件面前,及时发布信息当然重要,尽可能实现信息平衡。对于公共事件中的商业主体,不能刻意强求,但应该有效调控。另外,我也有四句话,放慢我们的脚步;简单我们的生活;有自知自明的态度;量力而行的计划。

  邱鹭风:上次我们补的是公共卫生的课,这次要补科学技术的课。我的建议是,在公共事件和危机面前,大家要沉着应对,也要有最坏的准备。往往有了最坏的准备,心里反而不会恐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忧患意识,例如非典的时候,人们一开始也很慌,后来准备充足、应对充分,慢慢的不也就平静下来了?

  快报记者 郑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