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对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而言,非同寻常。作为全国3个试点县之一,一场轰轰烈烈的乡镇党委换届,让县委书记彻底“交权”:16名“公选”出来的乡镇正职进入人们的视线。
罗来平,奉新县干洲镇党委书记。第一次作为镇领导班子候选人,站在全镇120多名党代表面前作竞职陈述,他有些紧张,但他的承诺,为他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他说,如果大家继续信任他,他一定会向全镇百姓交一份满意的“成绩单”。在这次换届中,罗来平经历了“四公开三推荐两票决”等诸多环节,终于成功续任镇党委书记。
这次当选,对罗来平来说更有成就感。如果说之前换届是“少数人决定多数人的命运”,这次则是“多数人决定多数人的命运”。他是在众多人选中一次次被众人推荐、票选出来,最终“PK”成功的。
全县16名新提任的乡镇党政正职全部通过“四公开三推荐两票决”产生。他们的初始提名权交给了全县中层以上干部,由大家无记名票推;知情权和监督权交给了群众,整个选拔职位、程序、推荐结果全部公开;最终决策权均分给了每位县委常委,需要常委会差额票决、县委全委会等额票决。
钟左朋,原来是上富镇的常务副镇长,在这次换届中被“公选”为罗市镇镇长。按惯例,乡镇长大都从乡镇党委副书记中选拔,对于竞争镇长,钟左朋心里没底。这名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基层的干部,父亲下岗、母亲是家庭主妇。经过反复思考,也抱着锻炼的心态,他报名参与罗市镇镇长的竞争,却出人意料胜出,钟左朋将“这么大的进步”归结于自己“在本职岗位上的全身心投入”,“做了事,做成了事,群众会认可的”。当地一份材料称钟左朋“工作上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作为上富镇主管城建的常务副镇长,他与班子成员精诚合作,抓住有利时机,拉大集镇框架,上富城北新区的土地征用、报批、规划设计全部到位,面貌一新”。
戴江,宋埠镇镇长。在竞争镇党委书记的职位时“落选”。他告诉本报记者,他在最后的票决中“10进8”被筛选掉。但他感觉能“坦然接受”,因为整个过程公平、公正,程序执行严格,就像流水线上生产的精密仪器,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标准。他尤其提及“返乡测评”这个环节,换届考察组深入到候选人所在乡镇,征询党代表、社区人员、群众等100多人对候选人德、能、勤、绩的测评推荐,只有票数过半的候选人才有资格继续参选,“这样对干部的了解深度比以往大大加强了”。
这次换届,也让3种身份的人从此改变命运。
从农民变身为公务员,37岁的周烈平一跃成为干洲镇的副镇长。这名当了13年村干部的“老”村支书感慨万千:“如果不是这次乡镇党委换届‘变法’,我做梦都不敢想象能以一名村支书的身份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这在农村是惊天动地的事情。”
这次换届,奉新从全县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遴选了4人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作为事业编制的干部,再优秀,因为身份的限制和政策的约束,也不可能被选进班子。
据统计,在奉新县乡镇副科级后备干部中,乡镇事业编制干部占90%以上。
余锐,2001年毕业于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学院,分配在县畜牧水产局,也在镇办公室担任副主任一职,但始终是事业编制,无缘副科级领导岗位。这次乡镇换届,余锐“过五关斩六将”,竞争上了罗市镇副镇长一职。像余锐这样,全县共有10名优秀的事业编制干部通过竞争选拔成为了乡镇领导。
这次换届也对大学生村官敞开了大门。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的罗文,担任村主任助理两年。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他报名参与了这次换届竞选,经过层层选拔,顺利通过了考核,正在等待全市统一分配。
这次换届工作,被当地干部称为“变法”:历时3个月,出台了8个文件和1个工作手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8+1”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指导体系。“整个过程平稳、有序、健康,没有跑官要官的现象,也没有出现一起告状事件。”宜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武园萍告诉本报记者。
作为这次乡镇党委换届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之一,奉新县组织部部长彭国华认为,这种选人用人制度的改革,对于巩固基层政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