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9日星期三

民族团结楷模刘文彦:情系牧民的好书记

  他的足迹遍及昌吉市阿什里乡的山山水水。牧民欢迎他,不管他走到哪儿,都三五成群地围着他亲热交谈,似有说不完的话题。他尊重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给牧民办好事、实事,当地牧民都说:“刘文彦是阿什里乡的好书记。”

  刘文彦17岁那年从甘肃省平凉市来到新疆,由于刻苦好学,助人为乐,1984年当选昌吉市三工乡副乡长,1992年起任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党委副书记、书记。

  阿什里乡到处是悬崖峭壁,交通隔绝,牧民居住分散。如何摆脱穷日子?刘文彦反复思索后得出结论:搬迁!从山中搬到山前平原。为此,他多方筹集资金、规划设计,日夜奋战在新居民点上,终于路通了,电通了,自来水通了,500多户牧民结束了游牧生活,搬到阿维滩牧民新村定居下来。

  随后,刘文彦因地制宜,取长补短,调整产业结构,确定了以畜牧业为龙头,农牧结合的发展路子。刘文彦通过调动牧民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使阿维滩村70多户牧民家家种了制种瓜,亩收入800多元。

  刘文彦刚上任时,娄庄子村是阿什里乡最穷的村,刘文彦动员娄庄子村人搞蔬菜种植时,很少有人理解和支持。刘文彦白天就和牧民一起干活,晚上挨家挨户做工作,1个多月没离开娄庄子,他人瘦了,嗓子也哑了,牧民们被感动了。收获季节,群众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仅种菜一项,全村人均增加收入150元。

  由于刘文彦手把手地开导示范,昔日握惯牧鞭游牧的哈萨克族牧民,不仅学会了种小麦、玉米,还学会了种植科技含量较高的制种瓜、蔬菜等作物,办起了畜产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