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减少自己的敌人是不可能的
“科学警察”方舟子
作者:唐吉
英国《自然》杂志子刊将方舟子评为年度人物。
12月10日,中国著名“打假斗士”方舟子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题为“肖传国帮助我入选英国《自然》医学子刊年度人物”的文章。
《自然》医学子刊的年鉴对方舟子(本名方是民)点评道:“方是民,最不可能退缩的中国博客写手。他调查和揭露了许多起科学不端的行为。但是,即使用笔名方舟子写作也未能保护他免遭人身攻击,据他说被袭击者用锤子追击。虽然方是民只受了轻伤,但是这个事件足以引起人们关注中国新闻界人士报道造假时面临的危险。”
方舟子今年8月遇袭之后,外媒对此事给予了不少关注。在各种报道中,对于方舟子,他们的介绍大多如此:“方是民是一位作家和博客写手,他的笔名是‘方舟子’,他有个绰号叫‘科学警察’,他以一直靠着自己的力量揭露中国科学界的阴暗面而闻名。多年来,他已调查和揭露了多起欺诈和剽窃行为。”(美国《纽约人》杂志语)
不过,这些报道更多着眼于方舟子事件背后折射出来的中国学术界与新闻界的现状。
中国的学术道德与诚信、新闻界人士的安全、造假、锤击、危险……这些词是方舟子遇袭事件的报道中被广泛提到的。
“对于学术上的争议,在西方国家有时是很激烈的。虽然如此,他们却极少会因此拳脚相加。可这一幕于8月29日发生在了中国。”《经济学人》杂志10月7日发表的名为《中国科学家表现得真糟糕》一文中写道,“确实,方舟子和他的新语丝让我们想起了文革中的那些歇斯底里,任何人都能贴大字报控告别人,无数的生命因此被毁。毫不奇怪,方舟子有很多敌人。”
但是透过这次事件,《经济学人》认为中国学术需要稳定秩序。“从发表文章的数量上来看,中国是地球上第二大生产科学的国家。而这样的事件使人不得不质疑这种高效率背后的可靠性。这不是一件小事儿。没有诚实的学术,中国的发展将受到阻碍。”
同《经济学人》的看法类似,《纽约时报》发表的文章认为:欺诈泛滥威胁着中国的崛起。公立大学的官员们不断压迫学者们去挣论文引用次数,这被认为是衡量创新的标志,这使得论文剽窃和造假泛滥。为了建立世界级的教育体系,为了在竞争激烈的产业和科学研究中做出开创性的成果,中国投注了大量资源,但是研究人员诚信规范的缺失正在遏制中国的潜能,也了妨碍了中外学术合作。
而《时代》周刊则着眼于中国新闻界人士面临的困境。“今年夏天两个记者在街头遭遇袭击的事件提醒人们,中国新闻界面临着恐怖的威胁,有时是直接的暴力行为。”《时代》周刊今年一篇名为《中国新闻从业者处境雪上加霜》的文章写道。
文章讲述了方舟子和《财经》记者方玄昌的遇袭事件和他们的打假成果。“经济急速发展的中国就像当年美国的狂野西部,为他们提供了层出不穷的揭露对象”。但是《时代》周刊也认为二人遇袭表明:在中国,记者的饭不是那么好吃的,“最安全的措施,大概就是不做敏感报道。”
当然,要想让方舟子不做敏感报道是不可能的。和周立波在微博上互骂“神经病”、“小丑”之声不绝于耳之际,方舟子又炮轰郑渊洁童话很黄很暴力,“用童话的方式毒害儿童”,还又放出一枚重磅炸弹:美国总统奖没啥,相当于我们的三好学生。将自幼随父母去匈牙利读书、后去美国留学并将获得总统奖的经历大书特书的女孩叶菲列为了打假对象。
确实,让方舟子减少自己的敌人更是不可能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