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5日星期日

临安信用联社的新“支农”故事

  本报讯 “支农”,这两个字也许会勾起不少中年人脑海中一段三四十年前的尘封记忆,但在临安市信用联社,“支农”如今却又有了全新诠释。

  联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他们的所有工作,都围绕着农民展开:“不光是提供服务,更重要的服务好。”

  贷款卡就是咱的“信用卡”

  57岁的张百林没念过几年书,当了大半辈子农民,如今承包了一座山搞林业开发,收入挺不错,但老婆说他不“时髦”,上网不会上,汽车不会开,“连张信用卡都没有”。

  不会上网,不会开车,老张认了,不过说他没信用卡,他不服“我有张信用联社的贷款卡,取钱还比你们方便哦。”

  原来,今年4月份,临安市信用联社推出了一种“小额贷款卡”, 最高授信20万元,贷款最长期限可达2年。先由信用社根据借款人的资金实力、贷款用途、信用状况、还款能力来综合评估,符合标准和有了相应抵押,就能拿到这张卡。

  信用联社介绍这张卡是“一次授信、随用随借、随时归还、循环使用”,但老张说得更简单,“想借钱了就去借,够方便”。

  信用联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调查后发现,农民借钱,绝大多数都用在投入生产上,如何提供方便,就成了联社这边的最大“课题”。现在,他们已经有了不少“解题”的好探索:“我们还推出了林权抵押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以及农民小额贷款卡等,这一系列新服务项目,为的都是让农业增效,让农民增收。”

  这批果树,是信用联社“送”我的

  到临安岛石镇采访的时候,一位水果种植大户指着10多棵油桃树告诉记者,这是临安市信用联社送的。

  记者正纳闷,信用联社负责贷款,怎么还送起果树来了。一位镇干部说话了,原来,临安市信用联社有个惠民“土政策”:联社经过仔细考核,评出了不少信用镇、信用村,这些评选上的镇和村,可不是拿块奖牌就结束了,还能优先贷款、享受优惠利率,比如信用镇的执行利率就下浮0.3%。,信用村更是下浮0.6%。之多。

  也就是这个好政策,这位种植大户省了上千块钱的利息。于是,他拿这些钱去买了些果树,这些树,在他看来,就是信用联社“送”的。

  这项“信用工程”是从2002年就开始的,到现在,全临安“信用户”有8万户,“信用村”99个,还有岛石镇、横畈镇两个“信用镇”。

  这些年来,市信用联社累计向“信用村”的农户发放贷款24亿元,“减”掉的利息,就有2000多万元。

  按个按钮,万事无忧

  张百林还没信用卡,可有信用卡的农民兄弟却越来越多。怎样让这些信用卡刷得轻松潇洒,又成了临安市信用联社一个工作重点。

  2005年以前,当地乡镇信用社网点普遍都没有ATM机。于是,信用联社大手笔投入2000万元重点加快自助银行、ATM机和信付通、POS机的布局,目前ATM机、信付通、POS机总数快接近700台,早实现“乡乡能刷卡”。

  而且,在安装ATM机时,信用联社的工作人员还多了个心思:我们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农户,他们不懂操作流程的情况比较多,因此,在全临安61个信用社网点的ATM机边上,都有一个紧急呼叫机,凡是在用ATM机时,遇到操作问题,一按紧急呼叫按钮,就会有服务人员来指导你该怎么继续操作:“还是那句话,让我们的每一个客户都用的方便,是最大目标。”

  本报通讯员 洪吉普 王蓓蓓

  本报记者薛建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