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是假,现在科学家还在争论
但事关你的生命安全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购物小票等使用的热敏纸含有过量双酚A
传闻一
银行ATM机打印凭条、超市购物小票人接触后会致癌?这一说法来自于美国环保组织环境工作组(EWG)的一项调查,称凭条、小票上含有化学物质双酚A,这种物质长期接触可能致癌。持相同看法的还有德国科学家,在更早以前,他们也提出了同样的警告。那么真是如此吗?
美国环保组织环境工作组(EWG)提出此说的依据是,他们在美国7个州和华府地区,收集了沃尔玛、麦当劳、肯德基、连锁超市Safeway、星巴克和美国银行等知名商业机构发出的收据。研究员抽出36张收据化验,发现超过40%的收据中验出含有过量的双酚A。
EWG称,双酚A对于购物者来说很明显已经成为一大隐患,而工作中经常接触收据的人,例如收银员等,正是高危一族。零售店的工作人员体内的双酚A含量会比其他成年人高出30%。
根据EWG的研究,即使只是接触收据,双酚A也能经由皮肤进入人体,长期接触或严重扰乱人体激素分泌,甚至可能致癌。而双酚A在感热纸和热敏纸中的使用,使其在零售商、杂货店、便利店、加油站、快餐店、邮局以及自动柜员机(ATM)中被人们广泛接触。但科学家迄今未能证实,沾染到皮肤上的双酚A有多少进入了人体。
据了解,感热纸和热敏纸主要用于传真纸、收款机纸、电脑打印纸、复印纸、ATM机纸、银行排队机纸、超市收银纸、通信运营商对账单等。
消息被披露后,美国有些地方的消费者甚至拒收超市购物小票。
双酚A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专家说它确实有毒,但少量接触无害
“危害真的那么大吗?去超市购物时拿了小票,可能会致癌;那如果购物时不拿购物小票,一旦商品出了问题,也没有凭证。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不少中国网民也表示,希望权威部门能对这件事情调查一下,给个说法。毕竟超市购物小票、银行排队机纸等等这些含双酚A的物品,接触到的机会太多了。
同时对于这种所谓的致癌物双酚A,网民也产生了好奇:它究竟是什么物质?
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食品包装室主任王洪涛介绍,双酚A,也称BPA,它无处不在,从婴儿奶瓶、医疗器械到食品包装的内里,都有它的身影。
目前国内外对双酚A的毒性研究主要为动物调查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双酚A能使动物产生雌性早熟、精子数下降、前列腺增长,还可能影响胎儿性别或者畸形等。但现在缺乏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医学数据,是否会致癌,也有待进一步论证。
“双酚A作为单体,是有毒的,但是聚合以后是无毒的。”王洪涛强调,双酚A在食品包装中的限量,现在国家标准有明确规定,在整体中含量是很小的。河北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老师张娟博士也说,化学物质致癌,需要一个量的积累过程,短时、少量接触不会造成危害。@
传闻二
网络改变大脑回路
让人变愚蠢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好像某些东西正在摆弄你的大脑,你的思考方式也与过去截然不同。尤其是在看书时,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注意力就开始漂移,哪怕一个长于三到四段的帖子都让自己吃不消,只能略微浏览一下。人也会变得焦虑不安,不断寻找其他事情来做。
如果你有这种情况,那就有可能是网络正在改变你的大脑神经回路,阻碍大脑进行深度的或创造性的思维。
几年前,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写下了一篇挑衅性的文章,题目就是:“网络会让我们变愚蠢吗?”现在,卡尔的论文已经扩展成了一本书。卡尔在书中说,他与语言学家、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展开了交谈,得出了令人不安的结论:互联网(以及所有的电子分支——微博、短信等)正在我们的大脑中进行重新布线——网络的“尖锐刺激”造成了意识和无意识思想的短路。
而这一切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成人的大脑不是一成不变的,大脑都具有可塑性。
2008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学教授盖里·斯茅让志愿者在网络上进行大量的搜索,然后对其大脑进行扫描。结果发现,网络“菜鸟”用户的大脑,在经历短短几天的使用后,就和“老手”用户的大脑相差无几,而且这种变化是永恒的。这似乎印证了卡尔的担忧:我们正成为一群焦躁的一知半解者。
但矛盾的是,活在当下这个时代,人们需要能够将事物归类、操作机器、以线性的方式思考以及运用现代技术。而这样的思维方式反而会令你在智商测试中得高分。@ 本报综合报道
(都市时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