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3日星期一

深圳特区30周年述评:回眸春天故事 谱写发展新篇

      新华社深圳8月23日电(记者王传真 韩洁)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经济特区,8月26日将迎来30周岁生日。

      30年前,与香港山水相连的深圳还只是个贫穷落后的边陲渔村,在地图上难觅其踪;30年后,这里已崛起为继上海、北京、广州之后经济总量全国第四的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30载沧桑巨变,30年勇立潮头。深圳特区的探索与实践,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精彩缩影。

  

深圳特区30周年述评:回眸春天故事谱写发展新篇

      在深南大道深南金田立交桥上设立的“热烈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标语牌(8月23日摄)。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深圳市在深南大道、滨河大道等主干道上悬挂国旗、红灯笼,设立庆祝标语,迎接深圳经济特区30岁生日。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从边陲小镇到大都市 “深圳速度”创造世界城市化发展奇迹

      30年,弹指一挥间,但对深圳罗湖区罗芳村的村民而言,这是改变命运的年代。

      罗芳村与香港一衣带水,深圳河在这里形成了一道十米多宽的浅湾,一座小桥连接两岸。桥那头的香港新界也有个罗芳村。

      “之所以有两个罗芳村,是因为香港那边的村民几乎都是改革开放前从深圳罗芳村逃过去的。”在罗芳村生活近30年的社区工作站站长邹有志介绍说,从1950年到1969年,深圳罗芳村有600多人逃到香港。

      改革开放前深圳之所以逃港成风,是因为深圳和香港差距太大。以种水稻为主的深圳罗芳村村民年人均收入只有130多元,而对岸的香港村民每年能赚13000多元,相差100倍。而如今,罗芳村成了“户户小楼房”的致富村。

      罗芳村的变迁,只是深圳特区30年发展奇迹的一个缩影。

      1980年的深圳仅有3万多人口、两三条小街道;到2009年,人口超过1400万的深圳GDP已达8201.23亿元,GDP比1979年增长979倍,年均递增25.8%。

      改革开放令压抑已久的生产力得以解放,迅速爆发,深圳到处充满了活力与激情。1984年,中国第一高楼——160米高的深圳国贸大厦封顶,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国贸大厦也因此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30年来,深圳凭借这种令世人惊叹的“深圳速度”,利用毗邻香港的独特优势,率先吸收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胆“走出去”利用全球市场和全球资源,闯出一条开放发展之路。

      作为深圳最早对外开放的口岸,连通香港、全长不足50米的“罗湖桥”,成为30年来深圳对外开放、走向世界舞台的见证。

      1979年底,香港妙丽集团董事长刘天就搭着自行车过罗湖关,在深圳开建全国首家合资酒店。

      同一年,泰国农牧业大王谢国民率领正大集团进入深圳,取得了深圳市“001号”中外合资企业营业执照——深圳正大康地有限公司,成为深圳特区最早、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

      1985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深圳分行在国贸大厦开业,新中国成立以来获准开业的第一家外资银行分行就此敞开了大门。

      1996年,全球最大零售企业美国沃尔玛登陆深圳,展开在东方古国新商路上的探险之旅。

      ………

  

深圳特区30周年述评:回眸春天故事谱写发展新篇

  深南大道路旁悬挂着红灯笼(8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开放是深圳的发展之源。30年来,深圳市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456.2亿美元,平均每年递增27%,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截至2009年底,世界500强中已累计有167家企业在深圳投资。

      改革开放前,每年通过深圳口岸入出境人员仅500人次,2009年已增至1.85亿人次,深圳市的出口额从1979年的0.09亿美元增长到去年的1619.79亿美元,连续17年居全国城市第一。

      深圳在全国率先把“走出去”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对外直接投资遍布世界105个国家和地区,迄今已累计核准建立境外企业740家。

      深圳从最初的“三来一补”加工制造业起家,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推动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多层次资本市场比较完善的金融产业、连通国际辐射内地的物流产业、与科技金融紧密结合的文化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涌现出了华为、中兴等一大批全球知名的大企业,“设计之都”等各种头衔彰显其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

      今天的深圳,一栋栋崭新的高楼大厦展示着这个年轻城市的朝气与活力,在鳞次栉比的高楼掩映中,曾经的地标建筑国贸大厦已显得有些陈旧,它的高度早已被地王大厦和正在建设的京基大厦相继超越,但它所象征的“深圳速度”却仍激励着深圳人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上不断超越,续写奇迹。

  

深圳特区30周年述评:回眸春天故事谱写发展新篇

  深圳滨河大道两旁的国旗迎风招展(8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披荆斩棘闯“雷区” 30年拓荒成就中国改革深圳样本

      “深圳速度”创造了一个城市的奇迹,而它最大的贡献是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对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效率,更在于市场经济样本的发育成型,帮助中国越过了市场经济的第一条河。

      深圳的拓荒是从蛇口开始的,那里是中国第一个外向型经济开发区。

      1979年7月2日,深圳开山填海,打通蛇口五湾、六湾间通道,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早期的建设者们踩着过膝的荒草,在那片荒山秃岭和滩涂地上开始了伟大的建设。

      特区成立初期,在许多人计划经济观念还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蛇口工业区建设者大胆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创新理念。

      今天,走进蛇口工业区,当年点开山“第一炮”的地方格外醒目,这里驻扎着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生产商——中集集团。

      1979年,香港招商局和丹麦宝隆洋行合资组建中集公司,在荒凉的蛇口建起了中集的第一个车间,那是除港商之外,首次有欧洲投资者登陆深圳。

      “中集集团以蛇口为起点,30年来中集业务遍布世界各地,集装箱销量占全球市场50%多。”站在30年前开山建厂的黑白历史照片前,中集集团总裁办主任郑源华感慨地说。

      俯瞰蛇口工业区,如今这里已发展成一座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小城镇,30年改革开放,这里不仅走出了中集集团,还有招商银行、平安保险集团等一大批中国企业中的翘楚,成为中国经济前行的领军者。

      从特区建设一开始,中央就赋予深圳为经济体制改革探索道路的任务。但国家只给政策不给钱,倒逼特区自己“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上世纪80年代初,当全国还在争论计划和市场关系时,深圳就提出了“四个为主”,即建设资金以引进外资为主,经济成分以发展外资企业为主,经济运行以市场调节为主,产品销售以外销为主。率先在全国建立起市场经济的基本体系和运行机制。

      “摸着石头过河”的深圳,正是凭着一种“拓荒牛”的精神冲破了旧体制藩篱,闯过一个个“雷区”,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率先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1987年,深圳敲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的第一槌,拉开了土地利用市场化的序幕。

      ——率先实行招聘录用、竞争上岗、合同用工,首开劳动力商品化的先河。

      ——率先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1985年在全国率先建立外汇调剂中心。1986年兴办了深圳发展银行。1990年成立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开我国发展资本市场之先河。

      ——最早推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推进股权多元化,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最先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运营机制,建立了国资委、资产经营公司、国有企业3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在全国较早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按大行业、大系统综合设置机构,形成了“大贸工、大交通、大文化、大城管、大农业”的管理格局,减少了协调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

      ……

      广东省社科院院长梁桂全认为,深圳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用好用活政策,在体制机制上寻求新突破。

      历史告诉我们,在经济特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经济特区朝什么方向走、怎样走,曾出现姓“社”姓“资”的争论,也出现过这样那样的干扰。但在这些是是非非面前,深圳不为所动,不被干扰,坚定信念和信心,坚持按既定目标走下去。

      正是有了这种执着,才会有深圳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正是有了这份坚定,才使我国的改革开放战胜了一个又一个严峻挑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

      “而立之年”谋转型 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

      今年7月1日起,深圳的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纪元——特区从原先的39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市范围的1948平方公里,特区扩容使深圳实现了关内关外“一体化”的夙愿。

      深圳30年发展打下了雄厚物质基础,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但同时面临诸多“成长的烦恼”:土地、人口、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社会利益多元化造成的社会矛盾在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障碍亟待消除……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央确立了深圳新的战略定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赋予深圳新的历史使命。

      为保障上述目标的实现,深圳正在加快调整发展路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力求以更小的投入、更低的消耗,创造更大的效益,率先进入更高的发展境界。

      改革创新是深圳的立市之本,也被称为这座城市的“灵魂”。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提出,深圳要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领跑全国,必须继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以改革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转变。

      “守摊子没有前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王荣提出,深圳必须重新焕发特区“拓荒牛”的激情和胆魄,勇立潮头、再创新业,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在新的起点上再走出一条新路来!

      昔日的“速度深圳”开始向“效益深圳”“和谐深圳”进发。2009年深圳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GDP的绿色成分不断提高,万元GDP能耗、水耗持续下降,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累计降幅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

      2009年,深圳出台《深圳总体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吹响了深圳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号角。这一年,深圳还出台了互联网、新能源和生物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深圳计划到2015年实现6500亿元的新兴产业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深圳高新技术产业。

      “深圳未来的发展动力机制将由体制改革为主导向创新驱动为主导转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核心技术创新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深圳市发改委副主任吴优说。

      站在新的起点上,整装待发的深圳正以更宽广的视野着眼未来。

      春风又唤南海潮。深圳新一轮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新的伟大征程即将开启,深圳正肩负着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再当开路先锋的使命,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开创经济特区的美好明天—温家宝在深圳考察纪实

  

深圳特区30周年述评:回眸春天故事谱写发展新篇

      8月21日,温家宝来到深圳湾口岸的口岸监控中心,了解口岸通关情况,看望口岸监管人员。今年是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8月20日至21日深入深圳的企业、科研院所、口岸和社区,就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调研。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新华社深圳8月21日电(记者 李斌)“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年来,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坚持改革开放,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8月20日下午,在考察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后,面对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语重心长地说。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30年间,深圳从一个人口不足3万的边陲小镇,快速崛起为一座人口超过1400万,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社会和谐、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南海之滨。 >>>详细阅读

  经济特区30周年:深圳特区的GDP新视角与新内涵

      新华社深圳8月19日电(记者车晓蕙、王传真)经济特区深圳曾以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享誉世界,GDP增速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列。但时至今日,深圳人对GDP的追求正在发生新变化,单位面积GDP产出、单位GDP能耗水耗、GDP的产业构成,都成为更受深圳人重视的GDP新内涵。

      过去三十年,深圳GDP增速年均高达25.8%,这为深圳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与此同时,连年高速增长也使深圳的开发程度几近饱和。以土地为例,深圳市已开发国土面积占可开发用地的86.3%,剩余的土地如按过去每年几十平方公里的速度开发,几年后就将无地可用。 >>>详细阅读

  深圳将推10项民生工程及活动纪念特区成立30周年

      深圳将向每位市民免费发放100元的纪念电话卡,向社会供应不少于1万套保障性住房,拓展户籍政策、推行评分入户等。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前夕,深圳市民将陆续收到一个个大礼包,与特区共同庆生。

      19日下午,深圳市召开“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专题”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秘书长王毅透露,深圳将推出10项民生工程以及12项重大庆祝活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