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1日星期一

厨余变花肥 垃圾减6成

  本报讯(实习生曹莹)每天的厨余垃圾倒入专用垃圾桶,撒上薄薄一层微黄色的“面粉儿”催化剂,密封存放在厨房或阳台一角约一周后,常温下就变成了无毒无臭的生物有机肥。在环保志愿者谢丽丽家里,厨余垃圾实现了“零排放”,她已经有几个月没有往门口的垃圾桶内扔过一袋厨余垃圾了。

  让谢丽丽家厨余垃圾不出家门的,是一种神奇的“厨余粉”。“真的这么神奇么?”在公益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近日举办的一场沙龙上,不少环保志愿者心存怀疑。谢丽丽举起一块土黄色的“稀泥”,这便是她用剩饭菜混合厨余粉发酵制成的有机肥料。“稀泥”基本上没有什么气味,只有将鼻子凑到一尺范围内,才能闻到淡淡的酸味。

  谢丽丽告诉大家,在家中用厨余垃圾制肥的步骤非常简单。首先在专用垃圾桶内铺一层纸巾或者报纸,撒上薄薄一层厨余粉;再将沥干后的厨余垃圾稍微打碎后倒入桶内,覆盖在厨余粉上大约5厘米厚,每覆盖一层垃圾就撒一层厨余粉,直至八分满(确保其发酵后有足够的空间膨胀)。最后,将盖子密合盖好,之后就是等待成果的时候了。

  “5至7天液态肥制成,2至3周后肥料体积会减少,变成固态肥。”谢丽丽说。制好后的有机肥可以直接用于花草绿植、农作物施肥,也可以按1:200或1:20的比例用水稀释,直接用来浇花。

  这种“厨余粉”在国外已经有成功使用的经验,国内已有300余人在做此项试验并获得了成功。不过,谢丽丽表示,要在家中将厨余垃圾制成肥料,居民每年总共需要花费大约200余元。由于这些费用需要居民自掏腰包,目前这一技术基本限于环保者圈子中使用,尚未进入大众消费领域。

  有环保者建议,有关部门或企业可以建立厨余有机肥收购渠道,使居民家中自制厨余肥料产生经济效益,从而激励居民实现厨余垃圾“零排放”。“市面上的有机花肥动辄十几元一公斤,效益还是很可观的。”一位环保爱好者说。据了解,厨余垃圾大约占居民生活垃圾总量的60%,如果居民能在家中完成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对改善社会生态环境意义十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