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5日星期六

“流行语汇”

  记者 胡孙华

  作为首部武汉城市现当代史的《新武汉史记》,专辟了“流行语汇”一目。记者发现,那些“语汇”有的已经成为历史,有的沿用至今;有的是当时全国都在流行的,有的是武汉特有的。从那些词汇的变迁,可以分明看到武汉这座城市的变化。

  1950年代——

  半铫子

  铫子是用陶土制成的U形罐子,一种煨汤的器皿。武汉人喜欢喝汤。1950年代,铫子是武汉家庭必备器皿。武汉人当时说的“真是个半铫子”,主要是说某人性情乖张、不合时宜、不可开窍。

  读报小组

  1950年代,读报小组成为武汉很多企事业单位进行时事政治学习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织形式。武汉市一般读的是当时中南区机关党报的《长江日报》。于是有人编出顺口溜:“长报随身带,有空读起来。”读报小组成为当时人们进行学习和思想交流的一个小小平台。

  1960年代——

  捞鱼票

  1960年代,主副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都凭票供应,为改善生活,城市人在工余时间到城市周边的江河湖汊捕捉小鱼小虾。捞鱼票是在时代(生活困难)和环境(武汉市湖泊众多)的两个大背景下产生的武汉特有的一道风景线。后期,“割资本主义尾巴”,此活动消失。

  筲箕排队

  提前用筲箕(淘米洗菜用的竹器)代替人在排队的地方占个位置。武汉人爱喝排骨汤,用肉票买排骨要早晨四五时起床排队。一些人就头一天下午拿着破旧的筲箕,在菜场肉案前排队,到晚上就用筲箕代替自己。后来“筲箕排队”在武汉话里又引申出不论目的是否能达到,先用某种方式占个位置的意思。

  1970年代——

  老头、老娘、拐子

  分别是爸爸、妈妈、哥哥。1970年代才叫得普遍起来。这种称呼的流行,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大字报、大批判等模糊了人们的道德底线,快意恩仇的江湖习气逐步滋生。“老头”、“老娘”多少带有一些不礼貌、不尊重的色彩,“拐子”原来就是江湖帮会称呼头领老大的暗语。

  黄花菜的隔壁

  没人理睬,没人搭理的意思。1970年代,市场还没开放搞活,武汉逢年过节才供应一两黄花菜、一两木耳。拿购粮证买黄花菜木耳,售货员会盖上“某某年黄花木耳已购”的印章。这样,在店里,黄花菜和木耳是一起买的,放在黄花菜的隔壁的当然是木耳。根据武汉话方言读音,“木耳”,就是“没人耳闲”。

  1980年代——

  二厂汽水

  1980年代,人们喝的饮料主要是汽水,很少见到“可乐”、“雪碧”之类。武汉地区当时公认的口感最好的汽水就是武汉饮料二厂生产的汽水。有些条件好的单位逢年过节还会成箱地发汽水。

  麻木

  运营的人力骑踩式三轮车。据说是因为三轮车夫爱喝二两酒,酒后晕晕乎乎、麻木不仁地踩着三轮车而得名。后来出现了电力驱动的麻木,叫电麻木。的士流行后,麻木成了麻木的士,简称“麻的”。2003年取消麻木运营资格,消失在武汉大街小巷。

  1990年代——

  撮虾子

  在开放搞活的大环境下,许多人动用各种关系,如工作关系、亲戚关系、同学关系等,利用各种条件,如有手艺、口才好等,在工作之余或临时性地赚钱,而且这钱一般不多,类似于捕鱼的人只抓到了虾子。说“撮虾子”的,有些可能是谦语。但“撮虾子”干的都是不定点、不定时、不定额的小买卖。

  起篓子

  取得经济效益。武汉江湖纵横,人们把篓子沉入水底,等鱼儿游进去,再把篓子拉起来,篓子里满满都是鱼。因此武汉人把收获叫“起篓子”。1990年代,大家都希望能多起篓子。

  2000年代——

  翘课

  21世纪的校园流行语,高校众多的武汉也不例外。翘课一方面体现了大学教育的开放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学生的厌学和不负责任,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生管理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

  不服周

  武汉人表示不服气和不甘心时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语。现在,“不服周”已经不只是武汉市民的口头禅,而且是武汉百姓争当中部崛起龙头城市和战略支点的流行语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