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8日星期日

学堂“粉丝”:我们正在读六年级

  昨天下午2点半,南京的气温并不高,但在大行宫会堂里,气氛却特别热烈,南京“市民学堂”第144期邀请到的嘉宾是复旦大学的葛剑雄教授,他正在为台下上千名南京市民做一场名为“从历史地理看南京”的讲座。

  作为面向全南京市民的开放性公益讲座,“市民学堂”已经走入第六个年头。尽管主办方邀请到的都是国内各路名家学者,但这里并没有严肃的学术报告,市民们对讲座的喜爱和忠诚程度超乎想象。63岁的胡师傅是“市民学堂”的铁杆粉丝,从2005年第一期“市民学堂”开讲,他就喜欢上了这个讲座,没事就会去听。他觉得从“市民学堂”学到的东西,远比当年读书时学到的多。

  为市民捧出“文化大餐”

  “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南京市民提供一种公共文化产品,满足普通老百姓的精神需求。”回忆起“市民学堂”走过的这几年,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嵬特别感慨。这一系列公共文化产品包括“市民论坛”、“市民参观”等活动,而“市民学堂”就是其中的一个特色活动。2005年1月8日,“市民学堂”开讲。

  “第一位嘉宾是‘知心姐姐’卢勤,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火爆场面,”王嵬说。

  “创办近六年,‘市民学堂’在南京已经形成了品牌。”王嵬说,每期嘉宾在两个月之前就已经确定,随后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预告,市民可以去指定地点免费领票,也可以直接进场。

  “南京人蛮好学的”

  每次讲座前,家在凤凰西街的“老南京”傅强就会提前赶到大行宫会堂占座。这位七旬老人每次听得都特别认真,他戴着老花镜一笔一划记笔记的样子,俨然一副学生上课的架势。“儿女们是周末休息,我是周末忙。”傅强笑着说。

  20岁的小昶从15岁时就开始听“市民学堂”,虽然现在美国留学,可他对“市民学堂”的热情丝毫不减,回国度假时抽空就会去听。

  举办近六年,“市民学堂”从没组织过听众,所有听众都是自发来的。据主办方介绍,大行宫会堂一楼可以容纳1000人,平常上座率在一半以上,讲座受欢迎时,场地就会爆满。

  尽管全国各地的“学堂”、“讲坛”很多,可南京的“市民学堂”却独树一帜。“我去很多城市做过类似讲座,但很少有像‘市民学堂’一样办了六年,气氛一直这么热烈,每期选题都在一定水平线上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潘知常说。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叶南客抽空也会跑去听“市民学堂”。“中国人民大学讲礼仪的金正昆教授来讲课时,走廊都被挤得水泄不通,还有市民要求卖票。”叶南客告诉记者,这次讲座让他印象十分深刻。

  “我们是真正的‘市民学堂’,完全按照市民的需求、口味去选择内容和专家。”王嵬说,贴近市民的特色决定了“市民学堂”的成功。

  嘉宾能讲,市民爱听

  “说到底,还是老百姓自己的选择。”王嵬表示,“市民学堂”举办一年多之后,他们做过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学堂”要成为精神文化大餐,内容就一定要实用丰富,必须请国内一流的名家登场。于是,在“知心姐姐”卢勤之后,历史学者易中天、于丹、阎崇年、毛佩琦、马瑞芳,文明礼仪专家金正昆、王连义,作家刘心武、刘震云……近百位名家来到了“市民学堂”开讲。王嵬介绍说,他们会定期摸底分析和调查,根据市民需求点确定讲座内容。“嘉宾一定要能讲、善讲,内容一定要市民爱听、愿听。”

  除了名家,“市民学堂”还不断从各个领域邀请讲课老师。被称为“江苏形象设计第一人”的解晴,2006年做过题为“让您穿得更漂亮”的讲座,同样爆满。

  当然,并非所有的嘉宾都会受到热烈欢迎,曾有位外地作家来讲他的作品时遇冷,主办方就会根据这些信息来调整策略和方向。“哪些是他们想听、愿听的,这就是市民的选择,”王嵬说。

  历史积淀活了起来

  用主办方的话来说,“市民学堂”采用的是“政府主导,市民‘点菜’,专家‘下厨’,企业买单,多方共享”的模式。成功运作将近六年,它的成绩引人注目,而更重要的是作为面向大众的公共知识传播平台,“市民学堂”在某些层面上契合了城市现实的发展需求。

  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曹劲松认为,“作为文化宣传部门,我们要把文化理念、价值体系传播给大众,也需要搭建平台和通道,‘市民学堂’是种非常适合的方式。”

  “人文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品格,南京是众所周知的历史文化名城,可我们如何让南京的历史积淀在现代社会中活起来?”曹劲松表示,用讲课的方式,在交流中促进南京文化的传承,这也符合南京这座城市的定位。

  王嵬也认为,南京的文化底蕴,从历史书籍、历史遗迹上都能找得到,但人们的心灵上却不见得能找寻得到。他说:“‘市民学堂’其实就是传递历史文化精神的一大载体,这也暗合了南京要打造‘人文绿都’的目标。”

  南京新的文化标杆

  “南京故事”系列是“市民学堂”今年的新尝试,从上半年的一系列讲座情况来看,效果令人满意。

  “我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总觉得这个城市很熟悉了,可当听了几次讲座后,才发现原来我的了解都很浅薄。”公务员小唐告诉记者,她没想到“市民学堂”会如此震撼。

  曹劲松非常欣赏“市民学堂”的理念,他认为“市民学堂”作为文化标杆,应该成为很好的借鉴,包括高校、传媒机构等,都可以借助学堂的平台,为市民提供一张丰富的“文化菜单”,这就形成了一个“大学堂”。

  “目前‘市民学堂’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王嵬说他们一直都在改变。比如今年,主办方将讲座时间由原来的上午9点更改为下午2点半,“年轻的上班族周末爱睡懒觉啊,改到下午后,来的年轻人还真多了不少,”王嵬笑着说。

  快报记者 鹿伟 张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