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一座城市的人文高度,从这座城市定期开办的讲座就可见一斑。
作为体现南京人文高度的标杆,“市民学堂”自2005年1月8日开讲以来,已经走过了5年多时间。5年多来,“市民学堂”的讲台上,来过著名作家刘心武、来过研究《论语》的于丹、来过品三国的易中天,这次,这座城市迎来了葛剑雄,一位精研历史与地理的学者。
葛剑雄之后,也必然会有更多专家学者走上这个讲台,为南京人带来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越来越多的南京人,就这样被这条人文的溪流浸润着,变得温和,变得更想多知道一些东西,正如有市民所说:“听过市民学堂,我才对这座城市了解得更多,我才对这个世界了解得更多”,这,分明就是一座城市精神高原生长的声音。
南京“市民学堂”第144期
主题:“从历史地理看南京”
主讲嘉宾:著名学者、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
历史文化传承不靠遗迹,靠人
“从历史地理看南京”,乍看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问,不就是南京的历史和地理吗?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昨天来到南京的“市民学堂”,就这个题目为近千位听众讲解了一番。你如果听了这次讲座,对这个题目也许就会有另一番认识了。
“葛教授讲得比较实事求是。”听完葛剑雄的讲座,“市民学堂”铁杆粉丝王孝良感受很深——“从历史地理看南京”讲得客观、全面,没有孤立地单独就南京的历史文化而讲,而是将南京置于全国范围内,从联系周边城市、从发展的历史角度来讲,这样就会有较强的说服力。
“从历史地理看南京,并不是简单地把南京的历史、地理相叠加,而是从历史时期的地理看南京,例如,从先秦至近代南京地区的地理,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葛剑雄介绍说,南京在历史上曾无限风光,做过多个朝代的都城。随着朝代的变更,南京的行政区划也发生过变化,历史地位更是受到了上海等邻近城市的影响。“1927年到1937年,虽然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首都,但上海是实际上的政治中心。”
众所周知,南京是六朝古都,那最早是什么时候有建都历史的?葛剑雄介绍说,公元229年孙权在此建都,始创“建业”城,这是南京作为都城的正式开始。东晋及被称为“南朝”的宋、齐、梁、陈是年代相继的五个王朝,它们的都城是在东吴都城建业的基础上扩大而成的,改名叫“建康”。连同在此之前的东吴,常被人们称作“六朝”,所以南京又有“六朝古都”之称。
“在历史上,明朝是南京最为辉煌的时期。”葛剑雄说,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明,下令以应天府为“南京”,南京的名称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1378年改南京为京师,明初建都南京,历洪武、建文、永乐三帝。
朱元璋有很浓厚的家乡情结,他曾经想把老家凤阳建设成“中都”,想把家乡的人都划入到京师的范围内,但终因种种因素作罢。
据介绍,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因为南京是当时太祖定的都城,所以以南京为“留都”,仍保留着皇宫,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中央机构。葛剑雄介绍说,朱元璋规定每隔十年都要重新统计户口,全国的户口册都要送往南京。南京成为“留都”后,户口册仍然全部放在南京,这也就是在理论上承认了南京的重要地位。当时,明政府安置一些离退休官员和二线干部时,也统统安排到了南京。“那时南京的政治地位仅次于北京。”
了解完南京的历史地理后,葛剑雄对于南京的发展有啥高招?他表示:“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要靠自然地理这种客观条件,更要发挥人的主观积极性。”葛剑雄表示,最关键的还是人才的自由流动,特别是沪宁高铁开通后,在上海的高端人才,可以与南京共享。“城市往返的时间少了,高端人才的利用率会成倍上升,人才的流动,也会更快速。”“最重要的不在高铁的速度,而是打破行政界限。”葛剑雄举了个例子,在上海曾经有人建议将老人“移民”,即把老人送到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城市生活。可研究了一下发现不可行,上海的社保卡可能在这些城市刷不起来,那么老人们看病就医就十分不便。在这一点上可见,打破行政壁垒非常关键。
同样,葛剑雄认为,历史文化的传承也同样需要靠人。“历史名人有逝去的那一天,可历史遗迹一直在那里,因此完全可以培养研究历史文化的人。”他认为,光是标榜说城市有多少遗址、遗迹没用,要有人去研究,只有这样,城市的历史文化才能传承下去。
链接
铁杆粉丝渴望与专家零距离交流
年过七旬的王孝良是“市民学堂”的忠实听众,笑称自己是看着“市民学堂”成长起来的。昨天下午的讲座,他自然也不会错过。
听完后,带着几个问题的王孝良也像其他粉丝一样奔上了讲台,试图找到机会与葛剑雄教授聊聊。可苦于人太多,没能挤进去。“遇到这种情况,我也很无奈,因此想建议主办方能在讲课间隙或者讲座结束后空出一些时间,让我们能与专家们互动交流一下。”
尽管今年“市民学堂”推出了“南京故事”系列,但在王孝良看来,有几期讲座的主题思路还是不够连贯。“这次是历史,下次又跳到了某个人物,有时候并不相关,我希望起码在一段时间里,选题能尽量保持一个统一的思路。”
一到周末,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高校或者社区可能都有各种形式的讲座,对此,王孝良建议,“市民学堂”的组织者能尽量整合资源,统一协调管理这些讲座,“要不容易出现内容重复的现象,可能上午听了明城墙的讲座,下午还是相关的内容,没必要嘛。”
对话
葛剑雄:
城市人文精神
就这样“讲”下去
柒周刊:您在全国很多地方也都做过类似的市民讲座,您认为南京的“市民学堂”有什么不同?
葛剑雄:各地都在搞讲座,但能坚持很长时间的还不太多。这种讲座讲一次引起轰动是没用的,对市民来说,需要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
柒周刊:对“市民学堂”的听众们印象如何?
葛剑雄:太热情了,说实话,今天我讲的内容不是太有趣,还是比较枯燥和抽象的,我本来想少讲一点,但下面的市民都比较认真,我就忍不住多讲了些,本来想讲一个半小时,但讲完差不多快两个小时,直到讲座结束,还有市民跟我热烈地讨论。
柒周刊:“南京的历史地理”这个题目是怎么定的?
葛剑雄:主办方希望我能讲南京,其它对南京的了解是道听途说,但历史地理却是我自己研究的领域,所以就定了这个题目。
柒周刊:主办方希望将“市民学堂”打造成政府与市民直接沟通的一个平台,通过这种讲座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么?
葛剑雄:要通过“市民学堂”做好政府与市民间文化沟通的平台,还需再多下功夫。比如说,单纯的提问,可能效果还不太好,可以通过写纸条等方式让嘉宾与市民增加沟通,这比嘉宾单方面的讲课效果更好。
柒周刊:“市民学堂”作为一种公共文化产品,如何满足市民们的各种精神文化需求呢?
葛剑雄:众口难调,市民中有大学教授,也有普通工人,不同的市民有不同的文化需求,不能期望一次的讲座能达到面面俱到的效果。有些地方会为市民们列出一道道的“菜单”,让市民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选择。
柒周刊:它对整个城市人文精神、文化品位的提高,有什么现实意义?
葛剑雄:潜移默化的作用。城市的讲座多了,说明市民的求知欲望强。我认为,作为一座城市来讲,应该为市民多开设些类似的人文讲座,让市民有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机会。
城市的市民讲座应该是多样化的,比如上海的“东方讲坛”,他们就是去社区给市民开设讲座,做讲座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外面邀请的,甚至社区有某领域的专家,都可以去做讲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