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8月19日消息 (记者舒晶晶) 今日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和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介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在会上指出,文化体制改革在中外高度重视和坚强有力领导下总体上是目标明确、措施科学、把握平稳、进展良好、成效明显。
具体讲应该说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的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到目前为止全国除盲文、少数民族出版社之外的其他的出版社包括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的出版社转企改制全面推进。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华书店,全国近3千家有2900多家新华书店实现转企改制,也就是说出版发行的转企改制工作在今年年底将全面完成。全国电影制片厂已实现了转企改制,省地两级电影公司和电影院转企正在积极推进,转企改制的试点文艺院团现在已经超过了200家。过去所存在的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和专家是基本观众,评奖是主要目的,库房是最终归属的文化产品和市场脱节的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二是探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我们叫做五大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进展顺利,如期或提前完成了十一五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有关要求。基层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戏难的问题应该说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文化事业当中内部人士收入分配的改革也不断深化,逐步实现了从过去养机构养机构、养人员向鼓励干事业、办实事这方面改变。同时推动了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免费向社会开放,接受观众人数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推动文化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服务领域的进一步拓宽。
三是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规模和效益应该说得到显著提升,把转企改制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实施兼并重组,整合资源推动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涌现出一批像北京歌华、上海文广、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大型文化骨干企业。加快科技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新型文化业态也不断涌现,产业升级不断加速,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按照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涌现出像华翔科技、华谊兄弟一批民营或股份制企业充满着活力。从我们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所反应的情况,2004年到2008年期间,文化产业的年均增长值超过了22%,明显高于同期GDP增长的水平和幅度。去年新闻出版业的产值也突破了1万亿,近几年随着改革的推动,持续、健康、较快的发展。
四是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文化市场表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积极发展现代文化产品的流通组织形式,特别是大家关心的打破地区封锁、条块分割、城乡分级的市场格局,十多个省市设立了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和投资公司,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上海、深圳也分别成成立了文化产业交易所,北京正在筹建。各类文化产品市场日益繁荣,中小企业和民间艺术团蓬勃发展,出版图书由03年的19万种,到09年超过了30万种,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我们的电影现在票房世界规模第三,电视剧年产量是世界规模的第一,电影票房连续五年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这是很不容易的。今年上半年又超过了40%。国产电影票房连续七年超过了进口电影影片,去年的《建国大业》大家知道票房突破了4亿5千万,今年《唐山大地震》票房已经近6个亿,应该说有了明显的发展。《喜洋洋和灰太郎》等影视动漫产量也达到了17万分钟,年产是03年的13倍。
五是稳步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企、政知、政事、政府和中介机构管办分离,深入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目前全国直辖市的所有区县和50%以上的副省级以下城市综合执法队伍整合已经完成,55%省级、副省级以下的城市,文化、广电、新闻三级的合并工作已经完成。
六是努力创新走出去模式,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积极推进政府间的文化交流同时,文化市场探索、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运作方式以企业为主体推出更多的文化产品参与国际竞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