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2日星期六

“职业竞拍人”恶意串通竞买

  【深圳商报北京3月12日电】(特派记者 彭 琰)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祈福国际投资公司董事长彭磷基爆出拍卖行的一些“潜规则”:一些“职业竞买人”严重扰乱经济秩序,通过恶意串通竞买,以抬高价格为要挟从中捞好处费。

  凶险的“潜规则”

  彭磷基委员“揭露”了拍卖领域种种违法行为。

  ——拍卖人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以竞买人的身份参与自己组织的拍卖活动,或者委托他人代为竞买,以提高成交价格达到多收取佣金的目的。

  ——某些企业或个人参加拍卖,不以竞买拍卖标的为目的,而是对真正的竞买人施压,从而诈取不正当利益。只要有拍卖会,他们就会参加,抓住部分竞买人志在必得的心理,以抬高拍卖价格作为手段,在拍卖之前私下对真正的竞买人进行施压,出售“竞拍权”。希望竞拍成功的竞买人也不想他们过分抬高价格,不得不与之私下达成协议,给予这些“职业竞买人”一定好处费,从而“双赢”。

  ——还有一些“职业竞买人”受雇于部分竞买人,在拍卖之前协议好最终竞买人,他们不应价或应价不加价,这种“陪买”行为使竞买人之间已经不存在竞争,由最终的买受人分给各“陪买”方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额的报酬。

  ——还有一些“职业竞买人”,为了帮助某一方,阻挠其他竞买人参加拍卖活动,甚至不惜采取犯罪手段,威胁伤害其他竞买人,欺行霸市,垄断拍卖市场,形成了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

  “职业竞买人”参与一次拍卖少则可得几千元,多则可得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可谓“利润丰厚”,因此一些不法分子趋之若鹜,使得本应是程序规范、运作有序的公平竞争,暗藏着凶险的“潜规则”。

  建议设定竞买人资格门槛

  彭磷基委员认为,“职业竞拍人”的出现损害了多方合法权益。恶意串通竞买的行为扭曲了公平竞争的本质,无法保证最大限度地实现拍卖标的的价值,损害了委托拍卖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在国有资产或数额巨大的标的拍卖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彭磷基委员说,拍卖领域不法行为层出不穷的原因,首先是拍卖程序比较粗放,竞买人资质门槛设置太低,资质审查不严格,没有设置有效防范拍卖违法行为的措施。彭磷基委员建议对竞买人的资格设定相应门槛,根据拍卖标的物的种类、性质、规模等提高竞买保证金,规范保证金收取及退还程序,对保证金的结转限定时间,增加违法行为的成本和难度,排除一些无资金、无技术、纯粹浑水摸鱼的个人或单位,严格审查竞买人资格,推行规模较大的拍卖项目主管机关实地考察制度,考察竞买人实际履约能力。

  同时,对竞买人建立信用评级制度,根据每次参加拍卖的情况给予信用积分,对于经常混迹于各拍卖机构的伪竞买人,应当设立黑名单,降低其信用等级,限制其参加部分拍卖,直至取消其参与拍卖的资格,并在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各个拍卖机构备案,将这些严重扰乱拍卖市场秩序的个人、企业排除在拍卖市场之外。

  彭磷基委员说,推行电子拍卖、电话委托竞买、密封报价等方式也是一个好办法,尽量避免或减少竞买人之间的相互接触机会,使拍买人与竞买人、竞买人与竞买人之间相互不见面,不知道竞争对手是谁,加大串通的成本,竞买人只能以实盘竞买,充分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