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1日星期二

看野生动物园“犀牛望月”

  

看野生动物园“犀牛望月”

  9月20日,野生动物园一只狒狒在吃水果月饼。记者 唐林摄

  中秋假期三天,野生动物园推出“中秋庆团圆动物迎佳节”系列活动,“犀牛望月”、“猴子捞月”等好戏即将在动物园上演。

  两个月前,野生动物园从非洲引进珍稀野生动物白犀牛。现在,隔离检疫期已过,犀牛已适应云南生活,市民可正式观看到白犀牛的真实面目,工作人员还为白犀牛装饰了运动场,让它在这里和游客见面。

  游客能看到的犀牛为两头,一雌一雄,都是2岁多的“未成年”犀牛。虽然年纪尚小,两头犀牛的体重却已达到了1吨多,成年后的体形将是现在的2~3倍。白犀牛长相奇特,长着庞大的身躯,巨大的脑袋,长方形的嘴巴,耳朵会旋转,眼睛非常小,鼻子上还一前一后长着两个角。

  野生动物园还在中秋节为它们准备了洋溢着中国文化的欢迎礼物——月饼。“犀牛望月”这个美丽的传说如今搬到了现实中,市民在中秋佳节,观看“犀牛望月”别有一番新意。

  22日至24日每日13时,野生动物园珍稀区猴山的猴子都将上演一出“猴子捞月”的好戏。20日,野生动物园预演就获得极大成功。一汪池水中央,是一个看似不可及的大月饼,月饼上方悬挂下一条粗绳直到距离水面50厘米处。要“捞到”月亮,猴子可以顺着绳子而下,也可以游泳到池水中央。于是,一群猴儿发挥聪明才智,果真捞到“月亮”。

  作为节日大礼,野生动物园推出“凭报购票立减5元”优惠活动。今日,本报读者带上本期本版报纸上野生动物园游玩,购票可节省5元(购票价格45元,原价50元)。该优惠限一票一报,不能累计使用。节日当天有出游计划的读者要留好本报!

  首席记者 孙娅报道(昆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