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8月17日讯 针对由台当局“观光局”举办的全台十大特色夜市选拔,台湾《联合报》16日发表署名文章发表个人看法认为,夜市选战确实让夜市充满了人气,但也请多关心“小型夜市”吧,那才是真正草根性力量所在!
文章摘录如下:
现在全台许多高知名度的夜市,走的都是流行时尚、年轻族群的风格,和早期台湾传统因贫穷、经济困难所发展出的庙埕小吃、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别。现在这些“有头有脸”的夜市,对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这辈的民众,并不是很友善,不论是推出的商品、动线规划、服务质量,往往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
笔者有一次带家人逛某知名夜市,看见一摊卖新潮的XX饼的,60岁的父亲询问“这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还没决定是否要买,就被老板旁的友人指指点点说着:“反正他们这些老人家就是看不惯我们这些东西就对了……”
我放眼望去,整条夜市的人潮,平均年龄大概不到30岁,当中就属我双亲最年迈了,也难怪这些商家瞧不起我们;难怪住台北的60多岁阿姨和姨丈,坐在西门町的人行道椅子上,感叹着“看来看去,只有我们最老”。
我倒喜欢住家附近那些不起眼的小夜市,摊贩又务本又土气,向他们买个东西,可以聊上好一阵子,反正大家都视为朋友,你不嫌我卖的东西落伍,我也不嫌你的口味不够多样化,所营造出来的氛围,便是小小的生意,浓浓的情感。
这次有个上榜的夜市,始终敬陪末座,但却是父母亲最喜欢去的夜市之一;它的名气不大,特色摊位也没几间,原来这个老年族群居多的夜市,无法晋升的原因,竟然是这些人都不会上网“灌票”,也不竞相赶流行呀!
这次选拔所宣称的“特色夜市”,笔者却不认为其“特色”足以区别各个不同的夜市,你卖蚵仔煎、香鸡排、香肠,难道我这里就没有吗?这样千篇一律的夜市,每个夜市都想抢头香,人数多的地方绝对胜出,呈现了毫无意义的“夜市大拜拜”。
夜市应该是一种庶民生活所构成的市集文化,既然是庶民的,价位就应该亲民,但以笔者居住地的某个夜市,其价位真是“高得吓人”,这究竟是“贵族夜市”,抑或是“庶民夜市”?还是冠上“观光”的名号之后,就可以肆无忌惮地“飙价”了呢?
这段时间的夜市选战,确实让夜市充满了人气,但笔者更想表达的是,请多关心“小型夜市”吧,那才是真正草根性力量所在!它们没有显赫的夜市名称,也没有登上舞台的机会与加持,只能默默打拼,但既然关心“夜市”这个话题,也顺势“雪中送炭”一下吧,别只是“锦上添花”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