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涛
16日是中国传统节日 “七夕”。不少人都习惯将这个节日称为 “中国情人节”,精明的商家更是趁机喊出“中国情人节”的口号纷纷促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七夕节”称为“中国情人节”并不妥当,如果非要给一个什么称呼的话,我觉得应该称它为“中国爱情节”。 (8月15日新华网)
天上的牛郎织女相见鹊桥;地下的亲密爱人忙着约会。以七夕的名义,和自己的情人来次约会,也就成了众多恋人在每个夏天的必修课。在这一天,恋人们吃巧克力、送收红玫瑰,甜蜜得不亦乐乎。可是,我们却惊奇地发现,在这个被称作“中国情人节”的节日里,鲜有中国元素可言——忙来忙去,既宣传了异国他乡的恋爱文化,还营销了所谓西餐店、西方消费,基本与“中国”二字无关。
世上本没有节,过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节。于是,有人便提出了“何不在中国搞一个 ‘中国情人节’”的建议。再加上,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打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旗号,设个 “中国情人节”,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如此一来,既丰富了恋人们、情人们的爱情生活,还响应了“十七大”报告中的“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指导方针,可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愿望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无论是保护传统文化,还是丰富恋人生活,都善意得不得了。可就是,这“中国情人节”过来过去,也没过出些许中国味来,真可谓——迷失在中国的“中国情人节”。再说的直白一点,“中国情人节”只有“中国”之名,却无中国之实;“中国情人节”只不过是第二个“圣瓦伦丁节”罢了。
冯骥才大师也果然有品位、有文化。他说,七夕节是一个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人为主角的节日。按照民间传说,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双方对爱的承诺,不是表达婚前情人或恋人的情感,这是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两种感情,因此,他觉得应该称它为“中国爱情节”。而笔者要问的是,“中国爱情节”是不是就能起到“弘扬传统文化”之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作用呢?
当然不是。看一个节日是否应该设立,不在于它能有多少预期,而在于现实之中有多少可以支撑起这个节日的文化,以及文化承载体。“圣瓦伦丁节”有节日文化,也有一些承载体,比如玫瑰花、香水、钻戒、巧克力;我国古代也有农耕文明时代的爱情文化,比如着汉服、绣荷包、抛绣球,但是,如果将这些物件作一个市场大PK,就会发现,在所谓的“中国情人节”里,中国元素根本没有市场。既然没有市场,也就没有必要在“情人节”之前摆上“中国”二字了。
笔者不是反对设立 “中国情人节”。而是“中国情人节”设立的基础当是传统文化的复兴。当我们的家庭服饰也流行起汉服,正如日本那样流行穿着和服、如韩国那样穿着朝鲜族服饰,“中国情人节”才会有真正的市场,谈弘扬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会成为一种可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