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4日星期二

内蒙古科技服务建设示范项目为农牧民增收3亿元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14日电(记者 勿日汗)对于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的农民来说,2010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由于当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推广的葵花育苗移栽技术大获成功,使他们栽种的主要经济作物葵花亩均增收1500元。

      像他们一样受益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农牧民,如今在全自治区越来越多。“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显著,基本建立了优势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并通过在全区推广示范项目的成果,实现示范区农牧民人均增收20%左右,总增收达3亿元。

      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处内陆,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政府与有关科技部门根据当地情况,将以膜下滴灌为主的节水灌溉工程应用于马铃薯种植,并且还派出百余名科技人员全程跟踪指导农民。今年全旗16万农业人口受益于设施节灌马铃薯的人均纯收入达到4171元,同比增收3023元。

      内蒙古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多元化现代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通过创新平台、示范推广团队、旗县技术服务组、技术指导员四个层级,直接服务于基层和农牧民。目前,内蒙古拥有农牧业科技服务专家大院55个,专家大院常驻专家人数275人,覆盖7个地市、45个县、223个乡镇。

      在推进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特派科技人员和技术专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共支持、培育农村科技合作组织1603个,覆盖68个县、327个乡镇,培训农牧民数量达551.8万人,推广了1190项技术。

      据了解,除了派出专家和技术人员外,内蒙古还通过多种方式推进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覆盖农村牧区的96048科技服务热线,方便农牧民随时与专家取得联系,及时解决农民遇到的难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