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3日星期五

网购进口零食  记得看有无中文标识

  晨报讯进口巧克力、进口咖啡、进口红酒甚至进口的调料,现在喜欢吃进口食品的白领越来越多,因为在正规的超市商场中买的价格比较高,很多爱吃进口食品的潮人都喜欢上网或者到一些写字楼中的进口零食店购买,工商和消协部门昨天提醒消费者,网购或者在小店购买进口食品要谨慎,尤其是没有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一旦购买后发现有问题,维权都很困难。

  很多白领愿意去小食品店

  一位平时喜欢在家烘焙的白领周小姐告诉记者,她经常去新街口一个写字楼里的进口小食品店购买进口的烘焙原料,和大超市比起来,价格要实惠得多,比如她常买的玛扎里苏奶酪,500克才30块钱,而在大超市里200克左右就要40多块钱,价格差距太大了。唯一让她有点不放心的是,这家店里卖的烘焙原料很多是大包装进的货,老板再自己分装的,上面没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就算过期了,她也不知道。但是老板说了,要像大超市里原包装的奶酪,就不是这样的价格了,想来想去,周小姐觉得还是价格实惠最重要,东西只要不坏就是了。记者在那家小店看到,很多来购买的人都是这种想法。

  记者从工商部门了解到,目前南京市的进口零食店数量相当多,并且有一部分开设在写字楼、居民区等场所,以网络为主要销售途径,主力顾客为白领和学生。相对于大型超市和品牌连锁店,由于没有办正规的营业执照,也没有税费,所以这些店有很大的价格优势。

  没有中文标签难维权

  几天前,雨花台区工商分局板桥所投诉站接待了前来咨询的消费者刘女士。刘女士称自己在网上购买了一箱进口零食,但这些零食均无中文标签,让她很难放心食用,因此特地前来咨询相关问题。投诉站的工作人员看到,这些食品大部分的包装上都是外文;有一些贴了中文标签,但产品的标准号、卫生许可证、产品生产许可证、经销商、生产商等信息不完整。因为是网购,刘女士也没有向店主索取发票等购物凭证。

  记者从消协了解到,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销售没有中文标识的食品是违法行为。

  据介绍,目前市场上没有中文标识的食品的来源有两种,一是假冒伪劣,是国内山寨厂或黑作坊生产。第二种是通过走私。正规的进口商品在进入口岸时会取得口岸卫生证书和商品合格证书,贴上中文标识,然后进入流通领域,不具备这些证书就不是正规的进口产品。没有经过有关部门检验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后难以找出生产厂家,维权存在很大的难度。

  超市价格虽贵有质量保证

  记者看到,在大型超市和品牌连锁零食店里,情况则比较让人放心。他们销售的进口零食一般会由经销商换上新的中文包装,或是贴上中文标识。标识的内容也很齐全,生产厂家、经销商以及各种许可证号都很明确。也正因为超市进货途径正规、手续齐备,造成食品成本高,价格偏贵。

  消协专家提醒消费者,通过网购或在小型零食店购买的食品虽然价格便宜,但很有可能是国内厂家贴牌的山寨货或者是即将过期的产品,千万不要贪图便宜而损害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小贴士

  合格的进口食品包装有特征

  一、包装袋的印刷精致,生产日期清晰可见;

  二、中文标签内容包括成分、含量、原产国、制造商,中国经销商的名称及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其中生产日期由喷码机打印,仔细看会发现它们是由一个个小黑点组成的;

  三、贴有激光CIQ(中国检验检疫)标志。该标志为直径1厘米的银色圆形,正面文字为“中国检验检疫”及“CIQ”,背面有九位的流水号。撕下该标签后,九位流水号应紧贴于产品上,而非在标签背面;

  四、具备进口食品卫生证书。该证书是对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合格后签发的,注明了产品的生产批号等详细信息,是食品的“身份证”,消费者可向经销商索要查看该证书。

  作者:邓文涵金磊/来源:南京晨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